
夏至已至,萬物繁茂。在株洲高新區這片產業熱土上,產業項目建設跟這節氣一般,活力滿格。產業項目建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緊緊圍繞“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聚焦“五個100”,堅持“項目為王”,強化產業項目建設,促進招商項目落地,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1至5月,株洲高新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7億元,其中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57.3億元。一個個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正成為株洲高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在窗口期打造產業發展能量場
從栗雨湖畔到武廣新城,從工業園區到民生領域,在百米深坑、在智能車間、在建設工地……一家家工業企業加足馬力,一個個重點項目加速開工復建,一個個產業項目安家,新區大地處處呈現出項目建設全面加速的生動場景。
如何抓住經濟發展的窗口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株洲高新區產業項目建設硬核出擊,以“215”為總體目標,更加聚焦五大攻堅行動,全力確保該區產業項目投資超過150億元,注重大項目帶動、大平臺支撐、大環境提升,注重產業鏈現代化建設,以產業項目引領振興實體經濟,共同推動株洲高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抓項目投資——疫情期間,株洲高新區發布了今年的重點項目計劃,137個項目入選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64億元。其中,重點鋪排產業發展類項目62個,年度計劃投資117億元。
抓項目建設——在奇點汽車項目的建設現場,1000余名建筑工人、200余臺機械設備日夜奮戰,上演速度與激情。這是今年省重點項目之一,按照計劃,該項目今年完成項目竣工,10月整車投產下線,將成為推動省、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株洲信息港項目現場,施工工人達1000人以上,現場施工設備100多臺,工地一天一個樣。3月底,立方新能源二期項目動工建設。這個以新建生產動力儲能型鋰離子電池、儲能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如雨后春筍般透著盎然生機……
抓竣工投產——汽博園西北側,是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作為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隨著它的投入運營,將支撐起新能源汽車有關共性技術的研發需求,又能為周邊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零部件配套檢測,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天易科技城,中國長城海洋信息項目竣工投產,標志著高新區將建立起我國在海洋信息安全領域自主可控的科研體系……
抓產業項目建設并非一蹴而就,唯有久久為功,方能善作善成。1至5月,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7億元,占年計劃的43.7%,其中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57.3億元,為年計劃的49%,共有立方新能源等19個重點項目實現開工,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等8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在變局中乘勢壯大新動能
項目落地的背后,也將產生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產品,一項項新區智造驚艷亮相。5月15日,兩臺由湖南紐恩馳新能源車輛有限公司開發的新能源無人駕駛智能清潔車從神農城出發上路。“智能汽車”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高新區的新名片。在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又一批紅外全景光電雷達攝像機下線。該項技術由傲英創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將紅外雷達用在民用視頻監控。
實施“四新經濟”培育工程,支持共享經濟發展,積極推動5G、新零售、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新項目入區。加快推進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建設,以安全品牌促進產業集聚。面對新領域,株洲高新區努力成為新經濟的領跑者,抓“新基建”風口,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今年,株洲高新區布局奇點汽車、湖南長城計算機提升項目、株洲信息港、藍普視訊可視化未來顯示技術產業園項目等8個“新基建”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面向新能源汽車、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助力優勢產業鏈水平提升。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5G網絡建設和發展成為引領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加速器”。株洲高新區在5G建設產業和工業互聯網上,有屬于自己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藍普視訊的藍普視訊可視化未來顯示技術產業園項目也入選了此次“新基建”的重點項目,被劃分至5G建設產業的高清視頻領域。
作為“LED可視化應用解決方案領航者”的藍普視訊,在業內一直有著顯赫的地位,其項目前景也一直被看好。它作為產學研轉化重大項目落戶株洲高新區后,將在這里大放異彩。“我們還將建立實驗室,在新基地就能實現成果轉化。”該項目負責人自信地說:“5年內,該項目將為株洲帶來不少于1億元的稅收。”瞄準高端研發類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器”,火炬安泰特種高純功能靶材項目、立方新能源開工后,其特種高純功能靶材研制與產業化、新型鈉/鋰電子儲能電池平臺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入選省“5個100”重大產品創新項目,來勢喜人,正穩步推進中。
在高質量發展中打造營商環境標桿
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里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資金就往哪流、項目就在哪建。“沒想到問題處理的這么快。”近日,在湖南意華的會議室內,該公司負責人感嘆道。株洲高新區多次舉行協調會議,部署并開展規劃調整、征地拆遷、“七通一平”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以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保證項目在年內順利交付土地。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株洲高新區上演。
株洲高新區一以貫之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從“制造”向“智造”轉變。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更加細化產業鏈,建立聯合黨委,產業鏈上黨旗飄,與“四聯”行動和“產業項目建設年”深度結合,將產業招商、項目建設、竣工投產、后期服務的全過程服務。研發、制造、配套、市場開拓、后市場服務的全鏈條幫扶,率先啟動技術性預審查改革試點,推行投資項目報建審批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通過標廠為其周轉過渡,促使企業以輕資產快速入駐,先投產后再拿地、擴充產能。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株洲高新區相繼出臺了“企業用工六條”“雙創”人才8條“產業鏈12條”等政策,保障實體經濟、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繼續同心協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通過構筑營商環境的“高地”,成為降低營商成本的“洼地”,從而帶來產業的集聚與壯大。各項政策出臺后,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奇點汽車、株洲信息港、麥格米特等11個購地自建項目納入“拿地即開工”先期試點。該項措施基于技術性預審查、告知承諾制、提前服務制等創新制度,讓企業開工時間普遍提前4-5個月;湖南意華產業園、菲仕(株洲)制造基地、東立智能汽車、嘉成科技等一批項目通過標廠為其周轉過渡,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確保了企業市場的無縫銜接。
“我們在強調引進的同時也大力鼓勵本土培育,且覆蓋了人才概念中頂級人才、中層人才和終端人才的全部外延。僅憑這一點,我相信未來,高新區一定會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新人才洼地。”湖南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匯鴻說。“本擔心因為疫情而影響進度,但高新區為我們解決原材料運輸、工人等問題,讓項目能如期竣工。”寧波菲仕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張彌郁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